鹿儿岛坛制黑醋
鹿儿岛坛制黑醋
登记号 | 7 |
---|---|
名称 | 鹿儿岛坛制黑醋 |
分类 | 加工食品 |
登记保护日期 | 2015/12/22 |
产地 |
鹿儿岛县
雾岛市福山町以及隼人町 |
联系地址 | 鹿儿岛县天然壶酿米醋协议会 鹿儿岛县鹿儿岛市上之园町21番地15号 |
自江户时代(1600年~1868年)开始,在鹿儿岛县雾岛市福山町一带,就以米为原料用壶在室外酿造食用醋。这种食用醋随着熟化的进程会逐渐呈现琥珀色,因此被称为"鹿儿岛坛制黑醋"(以下简称黑醋)。
这种制作方法的独特在于,用并排而列于室外的壶来下料发酵,熟化过程中会呈现出褐色到黑褐色。其特有的香气和温润的酸味便是在其长期熟化过程中所形成的。与通常的米醋相较而言,黑醋中的焦谷氨酸的含量更为丰富,酸味更加浓厚,且含有乳酸,因此会呈现出一种带有清凉感的清爽酸味。这可能与酿造黑醋使用的米的量是普通醋的5倍之多,并且发酵·熟化时间长等有关。
制造工序,首先将原料精米含量高的稻米洗净、蒸煮、冷却,之后撒上作为种麴的黄麹菌,经过3~4天制造出米麴。然后蒸米,将米麴、蒸好的米和水依次装入室外并排而放的陶瓷壶内混合搅拌,最后在上层的液面上撒上生成了大量孢子的特制米麴。从下料开始,经过6个多月的发酵,再经过6个多月的熟化,最后制成成品。在同一容器中,自然完成糖化、酒精发酵、醋酸发酵三道工序,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非常罕见的加工方法。
从其产地的地形来看,东北方向背靠牧之原台地,面朝锦江湾,其气候特征是冬季北风吹不到,温暖少霜降。一年四季温暖如春,冷热温差小,不易过冷或者过热,这样的气候特征最适合微生物的生长发育。
下料用的壶身直径40cm、高62cm、体积54L,这一样式自古以来从未变过。留存至今的古老陶瓷壶,是在作为萨摩烧(鹿儿岛一地的传统陶器)的代表窑厂之一的苗代川烧制的。在开始制造黑醋的1800年代初期,这些壶就是作为萨摩一地日常用食器而烧制的,因此可以说适合黑醋下料和发酵的壶是随处可得。